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大学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4月10日下午,公海7108线路研究生读书会举行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灿烂华夏文明”春季主题团日活动,活动聚焦唐代社会治理制度与文化。学院研究生读书会指导老师易鹏副院长、中国近代史纲教研室王卫老师及我院研一研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分享活动,活动由研究生读书会会长宋璐主持。
活动分为读书分享和实地考察交流两个阶段。
在综南楼911报告厅读书分享阶段
首先,主持人宋璐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并介绍了参加活动的老师和此次活动参与分享的同学。在分享会开始之前,同学们先一同观看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关于唐太宗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讲解视频。
随后,刘旭红、董莹、李旭玥等同学以PPT形式向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心得。其中,刘旭红从唐代的疆域与制度方面,分享了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架构;董莹着重介绍了唐代的边疆政策以及其对贞观之治的影响;李旭玥以唐代的外部安全局势为切入点,分享了唐代的军事边防制度以及唐太宗在识人、用人、驭人和为政以德等方面的治理之术;张开从唐代的饮食文化这一创新视角,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饮食文化差别中,反映唐代的政治治理情况;周钰丹结合管理学知识,以创新性的角度分析了唐代组织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度之间的联系;付晨锐则是从唐代管理考核制度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唐代的治理文化。六位同学的分享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富有创新性,赢得诸位同学的阵阵掌声。
王卫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逐一点评。首先他对本期选题表示充分的肯定,既切合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又能够充分发挥陕西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的地域特色优势,有利于同学们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次,他对同学们的分享内容做出点评,并为同学们拓展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他指出,治理文化是治理体系背后的精神存在,体现了治理体系的灵魂,我们应以“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角度研习唐朝社会治理制度与文化,并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其对未来中国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实地考察交流阶段,同学们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同来到西安兴庆宫参观。在游览过程中,李新雁以兴庆宫历史为着力点讲解了唐代的历史和文化,加深了同学们对唐代社会历史风貌和治理文化的了解。钱鑫和沈瑶涵也在兴庆宫参观过程同大家分享了他们对唐代社会治理制度与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心得。同学们在学思践悟中提升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同学们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易鹏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汉唐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辉煌时期,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气质和博大宽宏的气度,其治理得失更能为今天提供启示。作为在西安求学的马院学子,应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两个层面的能力。一是了解史料来源、清晰掌握史实,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二是要打开理论视野,厘清历史事件背后的制度因素及深层次原因,塑造大历史观。他勉励同学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充分利用身边的文化遗存和文化资源,并对同学们寄予厚望。
此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灿烂华夏文明”分享活动,既加深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提升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有助于把握历史规律、用好历史经验,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马克思主义研究生读书会将继续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学习,以鼓励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血脉,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勇担时代使命。